新冠疫情肆虐近3年,市民皆期待生活可盡快復常。疫情不單提升大眾防疫意識,亦令大家更關注健康,而想提升健康增強抵抗力,運動是不二之法。筆者是登山和長跑運動愛好者,曾參與逾30項本地和海外賽事,愛運動強身之餘,亦關注運動科技發展和相關人才需求及就業機遇。
若說運動科技在香港可大行其道,那或許言之尚早,但我們亦可先探討運動科技涵蓋的範疇,以及大家可如何自我裝備以把握機遇。
運動科技發展大致可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方向,硬件裝置開發,包括運動手錶、比賽納秒計時器或速度監測器、健身室設備、健康指數儀、營養食品排程、醫學運動評估裝置等。而筆者想在本文集中介紹軟件方面,並從運動科技的生態圈(Eco-systems)說起。
如何駕馭複雜的物聯網
近年一堆火熱的IT技術如大數據、手機應用、深層次分析、雲計算、雲平台、區塊鏈、5G網絡、人工智能等,正加速建構複雜的IT環境,再經過整合,慢慢構成完善的智能系統。物聯網(IoT)技術不斷進步,亦支撐著智能系統的發展,再經由這些系統收集和分析來自硬件設備的大量數據。從事上述各項技術及流程工作,皆須具備相關專門知識和經驗。
對各獨立軟件供應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簡稱ISV)而言,IoT具大規模且需無間斷面向公眾使用者的特質,故必定要求相當高的可擴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尤其運動科技這關乎健康、安全和生命的關鍵系統,亦受到醫學界等專業人士關注。因此,建立IoT解決方案時,需滿足嚴格的認證和合規要求,ISV亦需要人才協助維護應用程式的穩定性,如定期更新、整合不同供應商所開發軟件的中間企業軟件兼容性等。
市場亦有系統整合公司(System Integrator,簡稱SI)提供IoT整合平台,這些平台使用大量數據結合運動科技專業知識,以增強運動員和IoT平台能力,主要功能是提供實時分析結果,而平台更可建議運動員下一回的高強度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計劃。另一方面,有別於市面只能即時提供心率的運動手錶,運動科技可利用實時數據,洞察運動員的心率起伏以分析狀態,而且能即時作出建議,以及監察並在有需要時發出健康警報和管理,更可即場在儀錶板顯示每個實時數值。
面對IoT這類不停轉變且快速的方案,傳統流水式開發(waterfall development)未必可應付需要,相反敏捷式開發(agile approach)則大派用場。雖然敏捷式開發已在市場存在一段時間,但這方面的職位需求還是相當熾熱。
總括而言,市場對上文提及的多項火熱IT技術需求甚大,各大型軟件開發供應商及系統整合公司對不同工種職位的專才,皆十分渴求。無論你是否已擁有某些上述技術,或對其中某方面感興趣,建議可預先裝備自己,當機會來臨時便可大派用場。
文:葉德良
香港電腦學會企業架構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