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但不代表他們技能平庸,僅可選擇低技術工種。只是社會固有框框與標籤,不單限制了他們的出路,亦壓縮了僱主用人的空間。他們需要的,是創新的培訓和就業平台,助他們裝備新技能、配對合適工作。為支持SEN青年就業,有非牟利機構與科技企業合作開設新職位 ─機械人工作助理,並共同設計培訓課程,讓SEN畢業生發掘就業潛能與強項。
機械人工作助理 黃諾賢:寫scripts係我最拿手!
黃諾賢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而且有個新穎職銜─「機械人工作助理」。在他工作的房間裡,放有一排機械人;他把其中一個放在工作台上,一邊熟練地拿起工具,一邊帶點靦腆說:「我負責維修機械人,亦會為它們編寫工作指令的腳本(scripts),並教客戶如何操作它們。」

黃諾賢一向喜歡鑽研IT和多媒體技術,擅長編程和製作短片,而成為機械人工作助理前,他在學習和求職路上曾有不少曲折經歷。他小時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和自閉傾向,很早已知道自己有明顯強項和弱項。「我數理能力比較強,DSE數學科考得5*成績,而且喜歡解難,但偏向獨來獨往自己做事,對人溝通會感到較大壓力。」
工作中發揮強項
他中學畢業後修讀機械電子工程副學士,再銜接升讀資訊科技學士,但畢業求職遇上不少障礙,「讀書時做過兼職網頁測試員和圖書館助理,但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全職,寄出多份履歷無回音,即使偶有面試機會,過後都沒下文。」機緣巧合下,他經香港傷健協會轉介,參加麥肯錫旗下非牟利機構 Generation香港的「機械人工作助理(職前培訓班)」,接受13周訓練,學習工作知識技能、溝通及解難技巧等,其後獲安排面試加入博歌科技(Robocore)擔任現職。「這是我第一份全職工作。」

黃諾賢說,入職後發覺工作能讓他發揮強項,調教機械人更是得心應手。「工作主要任務是協助機械人『落地』,日常要到不同地方,如商廈、安老院、醫院等,為客戶啟動機械人系統,並帶它們在現場走一圈,以掃描地圖和路線,然後編寫工作腳本,教它們按指令操作。我覺得自己寫腳本挺快手,數理和編程是我拿手本領。」
克服溝通挑戰
雖然說話語速較慢,但在訪問中,黃諾賢總認真思考並回答每個問題。他坦言,日常工作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對外要了解客人要求,對內要與同事協作,並向上司匯報,溝通協調是一大挑戰。他猶記得,去年11至12月,他獲派駐九龍灣一幢商廈工作,該商廈實行管理智能化,引入多部清潔和巡邏機械人,他負責駐場協助客戶解決問題,「要獨自應對不同的人和事,這對我來說是頗大考驗,幸好同事齊心合作並支持,幾經努力終完成任務,感覺自己有不少進步。」

黃諾賢說,工作與機械人「拍檔」,是新奇經歷。
如今工作逾半年,除了工作愈做愈快手,個人也有不少轉變。「以前習慣自己一個人吃飯,現在不時和同事一同吃,大家話題也多了。」
創新培訓 一個工種的誕生
「機械人工作助理」這個新職位,是由非牟利機構和企業「共同創造」,而Generation香港行政總裁鄭浩維和博歌科技有限公司(Robocore)行政總裁林朗熙正是背後的推手。事緣有次他們兩人碰面,談起人力市場的「痛點」,鄭浩維回憶道:「我們討論香港人力不足和技能錯配問題,有些企業請不到人,有些人力資源卻未被善用,例如Generation香港關注的SEN畢業生,他們因欠缺職涯規劃支援,多只能從事技術門檻較低的工作,就業潛力被忽視了。」

拆解人力「痛點」
林朗熙則說,在會談中,他提到公司正面對一道人力缺口,令他頗為頭痛。「公司聘有軟件工程師負責開發機械人,但當機械人出廠送到客戶那裡,要有人處理硬件工作,包括啟動機械人、編寫工作腳本和做各項設定。而這些工作,軟件工程師不太喜歡做,過往只好由我和其他同事輪流分擔,每天抽時間處理,是頗為費力的。」博歌科技是機械人平台應用程式開發商,所開發的機械人應用於餐廳、零售、醫療、工業、商業等領域。

鄭浩維說,隨著科技發展,社會有新的人力需求,可讓SEN畢業生發揮所長。
他們其後展開一番「腦震盪」,探索人力解決方案。鄭浩維稱:「我們想,既然有些職能找不到專人負責,而SEN畢業生又有就業潛能和需求,那何不度身訂造一個新工種,並舉辦培訓課程,助他們發揮才幹?結果『機械人工作助理(職前培訓班)』便應運而生。」他續稱,課程特點之一,是與僱主和專業夥伴共同設計,培訓內容包括三大範疇─專業技能、 行為與心態,以及軟技巧。「旨在助學員短時間內掌握機械人應用知識、技能及操作,並改善行為技巧與心態,如提升溝通技巧、解難能力、面試技巧及自信心建立等 。」
選人看重「能做」的一面
林朗熙稱,舉辦課程後,他有次擔任客席導師,從而認識公司「未來員工」黃諾賢。「課堂中,我談到一個機械人技術問題,他竟能提出我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他通過面試入職,我發覺他有獨特強項,像編寫機械人工作腳本,同事要用45分鐘,他只用30分鐘便完成。但他初來時較沉默寡言,即使偶爾開口說話,都是談技術問題,而現在不同了,跟同事吃飯會聊生活話題,溝通變得主動。」

林朗熙說,企業招聘應破除標籤,集中看應徵者技能,是否與工種相配。
鄭浩維指出,隨著科技發展,就業市場有不少新工種出現,僱主招聘用人可跳出傳統界限。「按工作技能要求,集中看應徵者能做甚麼,而非他們不能做甚麼。」他續說,課程畢業生能從事多種工作,如機械人操作員、 機械人軟件測試員、機械人地圖構建員、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等。
機械人工作助理(職前培訓班)
據統計數據顯示,本港有逾6萬名SEN學生,而在2019至2022年間,每年入讀特殊學校的500多位中六畢業生,平均只4.27%直接就業,其餘大多數人選擇繼續升學,或接受職業復康、日間訓練和宿舍服務。
SEN青年一般缺乏職涯規劃支援,而Generation香港舉辦的機械人工作助理(職前培訓班),是全港首個專為18至29歲有特殊教育需要離校及待業青少年而設的全日制職業培訓,課程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為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耀眼之星」旗下項目。課程提供13周全日制職業培訓,內容與僱主及專業夥伴共同設計,助學員短期內掌握工作知識技能並改善心態。學員畢業後將獲得專業諮詢和就業配對服務,安排應徵合適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