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供商英恒科技(下稱英恒)早前於香港科學園成立研發中心,料中心上月正式運作後,可為汽車智能化軟件、先進功率半導體應用、協作機器人解決方案等前沿科技研發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為配合新發展路向,英恒落實在未來3年投放更多資源,於香港和環球各地招攬並培訓100名科研人才,此舉可為本地畢業生提供更多專業發展機會,亦有助建立國際人才庫,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進軍海外作長遠部署。
隨著全球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需求日增,專注汽車電子創新技術支援、提供訂製化解決方案的英恒,最近於香港科學園設立營運基地,以期透過年輕科研人才新團隊,在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研發方面取得更大突破,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
吸納半導體和軟件技術人才
英恒科技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陸穎鳴表示,為實現這一願景,在未來3年,科研中心將招聘100名人才,並培育他們成為菁英,以加速香港在大灣區創建高科技基地。
陸穎鳴說,英恒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可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培育他們成為科研專才。
「公司自2001年創辦至今,在內地已設有十多個針對關鍵汽車電子部件解決方案設計的研發中心,為客戶在新能源、智能網聯、車身控制、安全及動力傳動系統各方面,提供度身訂製的應用解決方案。」陸穎鳴稱:「今年在香港科學園增添多一個研發點,主要目標是吸納精於半導體、軟件技術的香港及海外高學歷人士,包括主修電子工程、電腦科學、機械工程的碩士及博士畢業生,協助推進集團在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的兩大核心業務,為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鋪路。」
這次招聘對象主要為剛畢業的碩士生,因他深信,團隊年輕化對企業的成長相當重要。「年輕人做事有衝勁,創造力強,並能緊貼年輕消費群所需,正是推動企業向前的一大動力,所以我們希望這批生力軍可與集團同步成長。」陸穎鳴說。
科研事業跨地域發展機會
現今各行各業爭奪人才戰況激烈,創科專才尤其搶手,而陸穎鳴對招攬和發展人才抱樂觀態度。「我們投入汽車電子解決方案市場逾20年,自2018年在香港掛牌成為上市公司,多年來的成績與聲譽也有目共睹。現時中國大部分知名汽車集團,如一汽、北汽、長城、吉利、小鵬、比亞迪等,都是我們的客戶,總計客戶群已累積至1,000個。環顧香港,具此規模而又專注同類型科研項目的企業,可謂寥寥無幾,因此我們有信心可招攬所需專才。」他稱。
英恒位於香港科學園的研發中心早前開幕。
至今英恒在內地所設的科研中心達16個,由北至南也有其蹤影,包括長春、北京、重慶、杭州、華東、廣州、深圳等地,公司另於2020年在德國慕尼黑開設歐洲首個營運基地。「我們在台北亦設有辦公室,員工將來如希望在不同地區發展職涯,選擇可以很廣泛,這對本地和海外人才來說,相信是一大吸引力。」
主管當導師培育人才
陸穎鳴續稱:「集團除注重人才的發展空間,亦希望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個人成長環境,因此公司一直投放大量資源在人力發展方面,務求每一位員工以至實習生,也有機會提升自己,從而對公司作出貢獻。」
這種「重學習」的企業文化,已引起不少準畢業生注視,集團和香港多間大學籌備推出的實習生計劃,也獲學生積極回響。
「發展這一門產業的核心是技術,如要有先進而優質的技術,重點就是人才,所以集團成立至今,一向十分重視培訓人才。」他闡釋:「例如我們特地聘請著名顧問,在香港總部專責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事宜。新入職的科研團隊成員,如屬剛出道的畢業生,會由主管擔當導師角色,在兩個月內,加以指導,並跟新人進行有深度的交流。期間人力資源業務合作夥伴(HRBP)亦會協力,務求透過溝通、觀察及多角度評估,令每一位員工也有機會提升自己,以及盡早融入公司文化。」
與此同時,開放的企業文化,亦是集團之焦點所在。陸穎鳴指出,藉著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各級員工均可達致有效溝通,年輕一代員工的意見,管理層隨時可接收到,在這種工作氛圍較自由的環境下,不僅可激勵科研人才釋出更多創意,提升產品質素,更有助吸納多方專才,建構國際化人才庫,為未來發展更多樣化的市場而作好準備。
踏科研路三大裝備
陸穎鳴投身汽車電子科研產業近30年,他表示,縱然從事汽車電子技術研發與發明家是兩回事,但他發現研發團隊每當見到成果量產,讓商業化技術變成有價值的產品時,那種滿足感同樣無法比擬。
對於有志入行發揮所長的年輕人,他提示,除要在電子工程、機械人、智能製造等學科打穩基礎,亦要有以下三大裝備。
1.好學深耕
想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提升學習能力,是首要任務,尤其科技日新月異,即使潛質有多優秀,也需不斷學習,抱持學海無涯精神去深耕,才可繼續做出成績。
2.堅持到底
達成目標過程中,難免遇到波折,因此從業員必須相信自己,堅持到底。陸穎鳴以自身經歷為例,2001年創業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處於探索階段,至2008、2009年,發展策略才正式確立,這段時間,公司在經營上的困難,可想而知,但他和合作夥伴仍堅守研發汽車電子解決方案,經過一輪奮戰,終取得今天的成果。所以他勸勉年輕一代,研發與守業一樣,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若不堅持便會前功盡棄。
3.協同溝通
開放的態度亦很重要,因要成功研發解決方案,不可能單靠一人之力完成,高端的技術是需透過協同產生,如想團隊之間配合得宜,溝通能力十分重要。
文: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