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世紀80、90年代至到千禧年代,是資訊科技發展的大爆炸時期,IT技術與產品何止是日新月異,簡直是秒秒鐘都在進化。試想想80年代出現的大哥大手提電話,其體積大如水壼,售價以萬元計,卻只能語音通話。如今看看閣下手中的智能手機,相比之下恍如「多啦A夢」由未來世界帶來的神奇道具,功能多不勝數、輕便易攜、售價相宜,人人愛用。由此可見,我們其實已經身處於「未來世界」,使用著猶如魔法般的高科技應用產品。
許多人有個概念,以為做IT科技相關的初創,必須要追貼最新科技、走在最前、開發最新的東西。這一點並不能說是錯的,但筆者創業35年以來的小小心得是、企業應更著眼於科技所帶出的價值,而不應只盲目追求最新技術。
臉書的價值 在於「媒體」
現時人人皆知的Facebook(公司最近更名為Meta),並非最早出現的社交平台。在它之前,也曾有數個類似的平台,而且新推出時也吸引到不少用戶,勢頭比Facebook更好。然而,Facebook卻發掘出社交平台的價值,並不是單純網上社交,而是把用戶分享的功能演變為一種全新的媒體,讓人人都可成為「記者」,報道身邊事。從此上Facebook不只是看看朋友的照片,而是可以獲知最新消息、流行話題、緊貼民情、表達意見。Facebook把社交平台轉化為社交媒體,於是大放異彩,加速發展,並淘汰了比它更早入場的競爭者。
以上是一個好例子,筆者認為無論是初創或營運多年的IT企業,在發展業務時固然要對最新的資訊科技有所認識,但卻不應一窩蜂盲目地投向新科技,否則真的有機會「行先死先」。
錄影帶的價值 在於「時間」
有另一個老掉牙的例子,在Blu-ray、DVD等影視光碟普及之前,曾流行過好一段時間的錄影帶,現在的年輕人大概已不知它是何物,但用過的朋友一定會想起VHS。然而,又要說回上世紀80年代,當家用錄影機初面世時,最先的錄影帶制式並不是VHS而是Betamax,後者更是由影音界龍頭Sony所開發,畫質更勝於VHS。兩種制式在市場上相爭,不出幾年,VHS大勝而Betamax沒落,最後連Sony也要轉為推出VHS。
VHS打敗Betamax的原因有許多,恕不一一細述,但其中一大原因,亦是與價值有關。因早期的Betamax錄影帶只能錄製1小時的影片,但VHS錄影帶標準可以錄製2小時,後期配合改良錄影機更可錄4小時或以上。對用家而言,可以錄製更長時數的錄影帶當然更有價值,而錄製電視節目對畫質要求在當時並不高,於是消費者紛紛選購VHS。
試想想,假設一家第三方錄影帶生產商,在早期要作出決定生產哪一款錄影帶制式時,只是盲目追求最新、最快或最好,很可能就會選擇投向Betamax;日後就會發覺,那是個很錯誤的決定!
因此,筆者向來對認識新科技絕不抗拒。這些年來,曾經是「新科技」的Wifi(無線網路技術)、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技術),以至最近流行的Crypto(虛擬貨幣)、NFT(非同質化代幣)、Metaverse(元宇宙)等,在它們初出現時我們都會研究涉獵,但是否第一時間就決定要公司投向該些科技、發展相關應用產品,還需時間多作了解,慢慢發掘該些科技對企業及客戶有何價值。當找到價值所在之時,就是我們的開創之日!

文:謝小江(Nelson)
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於1987年成立,為香港第一代資訊及科技初創企業,憑藉創新的商業頭腦,令公司成為自動識別行業的市場領導者。Nelson積累了30多年的經驗,與時並進,近年研發標籤機械人,為業界提供自動化印貼標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