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產代理是僧多粥少的行業,4.1萬名從業員平均每月開3,740單住宅買賣成交(根據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數據),換言之平均11人開1張單,大部分人要「食白果」,其主因我認為是行業主流愛用「人海舖海」戰術。
筆者從事地產代理40年,認為自己有責任嘗試在逆市打造一個可令同事「豐收」的經營模式,近年算是成功,也曾撰文講解,但仍要繼續進步,我想將我們的進步繼續和大家分享。
早前文章說過我們是用「多舖少人」的策略將市場上僧多粥少的情況逆轉,重新分配充足生意資源給公司同事,並在2012年開始推出「祥益無白果」的口號,到近年每月人均開單數是3.4單(2022年)及3.9單(2023年首2個月),而最近更開始有些同事成功達到我們追求的理想模式「5+2」概念,即是指同事每月成功簽了5單二手住宅成交和2單一手住宅成交,並以買賣成交為主。
近期我們更突顯兩個工作標準的效果,第一個標準是去年11月17日開始強調準時收工,下指示不准OT,即是說我們要求純粹效率和服務質素,筆者深信在合理分配的情況下,只要人人盡責,便可有比OT更好的成績;這個不容易做到,但我們克服了當中困難。
另外,最近樓花成交多了,亦令我們產生第二個優勢,因我們是將一手及二手成交一起計算佣金跳Bar的,即是同一條Bar遞進式的佣金計算,可使同事的辛勤成果得到累積,從而獲得更多收入;而有些行家是分別用兩條Bar拆賬的,變相當在逆市下能夠僥倖一手和二手都促成成交(即合共有2單),但兩條Bar的計算方法會令Sales所得大幅降低,相反,我們的一條Bar可令同事有豐厚、甚至倍增的收入。
行家可能會取笑筆者公司行一條Bar「無錢賺」,但我想說,給予同事最多的同時,在盈利方面當然不是最理想,但因為我們人人開到單,沒有冗員,所以在困難之中的防守能力很強。
每個人營商的追求也不同,筆者希望道出公司的例子,幫到一些追求橄欖型分配的企業,共同去開創一個更理想的經營和工作模式。
文:汪敦敬, MH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前會長(2005-2011)及榮譽會長暨祥益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總裁,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撰寫樓市評論文章廿多年,於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