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人心惶惶。陽性患者「總有幾個在附近」,各行各業亦被迫停擺。打工仔除擔心生計,更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早兩年搶廁紙和口罩,演變成搶檢測試劑、血氧機、食物和藥物,一切變得更瘋狂。如沒有堅定安穩的內在,我們很容易被捲入這些瘋狂漩渦之中。
每天疫情資訊直接「啟動」我們的壓力機制,令我們感到生命安全受威脅,自然較易擔憂恐懼。當身體釋出更多壓力荷爾蒙,我們身心會有以下改變:處於高度緊張和繃緊狀態、心跳加速、呼吸淺促,而且不停查看和想著疫情的資訊。當長時間維持高壓水平,精神容易感到焦慮、抑鬱、沒精打采、易怒、疲憊,身體亦容易出現頭痛、失眠、胃痛、消化不良、免疫系統下降等。如開始察覺自己有這些徵狀,便要注意平衡身心,以下小貼士可助你回到平衡點:
1.減少接收相關資訊
接收資訊看似重要,但我們不需全日不停查看訊息。每個訊息也能刺激我們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所以要為自己設定接收資訊的時限,例如每天最多接收2次,以減低壓力來源。
2.做15至30分鐘帶氧運動
做帶氧運動時,身體會釋出減壓荷爾蒙。雖然受疫情影響被迫要留在家中,但網上有不少短片教人做家居運動,站著或坐著也可輕易做到。運動既可減壓,亦能消脂,促進健康!
3.呼吸及放鬆練習
自主深呼吸是一種有效調節自律神經系統和平復心情的方法,達至放鬆。網上有不少深呼吸和放鬆練習,特別適合在察覺自己呼吸急促和心情起伏較大時進行。
4.查看資訊真假
資訊在網絡世界高速發布,若我們每次也為接收的資訊給予即時反應,會讓我們倍感疲累,因此宜先停下來深呼吸,再分辨資訊是否真實,查看孰真孰假才行動, 可減少虛耗精力和金錢。
5.適當地「放負」
人生未必需要時刻保持正能量,有時適當地「放負」,會比「鬱」在心裡更健康。若找不到能接收你負能量的人,可跟專業輔導人員分享,為情緒找出口。
6.記低解難方法
在高壓情況下,我們的行動易受情緒牽引,面對問題時,如能靜下來寫出至少3個解決方法,或會發現這些難題未必如我們所想般可怕。若真的想不到解難方法,可跟專業輔導員商量。
7.滋養身心
在家也能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放鬆身心,例如聽喜歡的音樂、煮喜歡的菜式、看喜歡的劇集、為自己按摩,或好好睡一覺等,都是很療癒又能為自己身心充電的行動。
8.整理和清潔家居
長時間「宅在家中」,如家裡物品凌亂,心情自然會較差。我們整理和清潔家居時,也可為心靈來一次大掃除。雖然開始時或較困難,但每次大掃除過後,心情會豁然開朗。
要知道沒永遠的順境,也沒永遠的逆境,不管是甚麼樣的環境,只要保持好的心境,便能抵達快樂的佳境。
祝願大家平安健康!
文:呂慧妍
香港家庭福利會全人專業服務資深社工、香港註冊社工,大笑瑜伽首席講師、資深瑜伽導師,擁有多項身心靈及藝術導師資歷。多年來於不同企業、政府部門、社福機構及教育機構進行員工培訓,接受報章、電台、電視及雜誌之訪問。
網址:www.wellness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