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香港流失14萬勞動人口,不少行業均人手短缺,《施政報告》亦提出要搶人才,並加強培育本地人手。各行業中,銀行業近年有不少新發展,對吸納專才需求甚殷。香港銀行學會日前發表《銀行業人才培訓和發展調查2022》,發現業界在「科技及數據技能」、「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相關技能」及「銀行業新知識及技能」三大範疇,出現人手不足及技能缺口,可為求職者帶來不少事業機遇。
本港銀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料於未來數年持續擴大。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稱,據勞福局於2019年底發布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預計,2017年本港金融服務業約有26.4萬人,料2027年增至29.4萬人,增加約3萬人;若單看銀行業,估計將由2017年的105,600人,增至2027年113,200人,增加7,600人。
她認為近年銀行相繼發展新興業務,推動人手需求上升,料至2027年需額外增加的人手已不止7,600人。「銀行業務發展各有不同,對各類人才均有需求,涉及銀行前、中、後台。現時銀行招聘人才不會只著眼於是否主修金融,反而更重視個人質素和態度,即使文科或工程畢業,只要有熱誠入行也可找到合適工種。」

近年本港出現移民潮,令不少行業面對人才外流問題。梁嘉麗則稱,移民並非導致人才短缺單一因素,銀行業出現人才缺口主因是新興業務擴展,如金融科技、大灣區及ESG,在產品推出及流程等方面,存在較大人才需求。對於《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措施,她認為業界可著眼於「謀人才」,配合業務需要制定策略,吸引及培育人才。
至於業內對哪類人才和技能需求最為殷切,學會早前公布《銀行業人才培訓和發展調查2022》(下稱調查)或可帶來啟示。該調查收集逾900名本地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等從業員意見,結果顯示人才管理及技能缺口均有所上升,其中有三大範疇最值得注意,包括「科技及數據技能」、「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相關技能」及「銀行業新知識及技能」。
1.科技及數據技能
近年銀行業發展一大趨勢是加快應用金融科技實行數碼轉型,這亦衍生新的人才技能需求。是次調查亦顯示,逾九成(93%)受訪者認為業界對「科技及數據技能」需求最為明顯,較去年上升11%。梁嘉麗稱,銀行推行數碼轉型是大勢所趨,92%受訪者指所屬銀行數碼轉型在過去12個月取得進展,其中36%更形容是進度顯著。然而「缺乏技術能力」(73%)是銀行轉型時面臨的最大挑戰。從業員對相關技能需求最大的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68%),其次為「數據分析和管理」(47%)及「網絡安全」(45%)。
香港銀行學會未來銀行業委員會成員陳穆娜稱,在金融科技不同範疇,如移動支付、跨境理財、機械人理財顧問、財富及投資管理等領域,皆有不同工種和人才需求。
為推動金融科技和人才發展,梁嘉麗表示,香港銀行學會協助金管局推出「銀行專業資歷架構—金融科技」,成為首批獲資歷架構認可的金融科技專業資格,並配合「金融科技從業員培訓資助先導計劃」的啟動,促進金融科技人才的專業發展。「我們亦加強了『銀行專業會士(Certified Banker)』,制定具廣泛認受性的專業資歷和有系統的培訓課程,將有助銀行業培育更多人才,緩解銀行因業務創新及轉型而可能出現的技能缺口。」
2.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相關技能
除了金融科技,銀行業亦加快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令技能需求出現明顯變化。是次調查發現,85%受訪者認為「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相關技能」是一大缺口,較去年上升12%。隨著減排低碳逐漸成為金融業最重要議題,加上金管局將氣候風險納入銀行監管程序,本地銀行業愈來愈關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發展。調查顯示,有71%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機構對ESG的關注度有所增加,65%受訪者認同掌握ESG知識有利事業發展,更有多達84%受訪者稱ESG在銀行從業員技能發展中必不可少。

梁嘉麗說,銀行業發展所需知識超越傳統經濟及金融領域,從業員需持續學習不斷增值。
梁嘉麗表示,是次調查發現氣候相關金融風險評估與管理(72%)是需求最大的ESG技能,其次是氣候相關金融產品開發(52%),及建立企業內的ESG文化(52%)。「這反映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已成為銀行從業員技能重要一環,他們都希望透過報讀相關專業資格及培訓課程,獲行業廣泛認可資歷。」
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令銀行吸納人才的層面更廣,像環境科學畢業生,入行可成為綠色金融人才,從事氣候相關風險管理、產品開發、合規等工作。
3.銀行業新知識及技能
至於「銀行業新知識及技能」方面,受訪者視「監管和合規」(75%)和「大灣區及跨境市場知識」(56%)為本地從業員最需要提升的兩大技能。銀行業在大灣區業務不斷增長,衍生很多新產品,同時亦有新的監管要求。要令從業員能參與業務,專業資格十分重要,有超過八成(82%)受訪者指跨境專業資格互認,將有助鼓勵更多人才到大灣區發展事業,數字與去年相若。
因應愈來愈多跨境金融交易產生,不同的監管機構都投放資源,鼓勵同業透過科技監控合規合法的交易,並有更多高級管理層認同合規科技(RegTech)對金融科技的培訓有幫助,有32%受訪者指所屬機構正採用RegTech,更有52%認為RegTech是相關培訓項目中最熱門的課題,可見RegTech在業界的重要性。
陳穆娜說,ESG、金融科技及合規科技應用於銀行不同業務及營運範疇,從業員應早日裝備自己與時並進。
陳穆娜說:「銀行業持續有新的機會拓展業務,未來將不斷有新的工作崗位和技能需求。銀行宜盡快加強前、中、後台的人才培訓,並於人力資源方面積極投入,善用科技以助員工提升技能。」
梁嘉麗說,隨著行業新興業務和技能發展,入行機會也更多。「據我們與業界交流,確實看到有很多來自不同背景人士加入銀行業及金融相關領域,他們之前或任職科技及數據專家,或從事氣候研究,甚至是一些慈善機構的代表領袖。」
至於現職從業員,不論從事甚麼崗位,也要留意新技能發展,「像商業銀行員工要更熟悉綠色金融產品;財富管理人員要時刻清楚客戶對ESG的興趣與胃納。而合規科技不只與合規團隊有關,即使前線員工執行『認識你的客戶』(Know-Your-Customer)及反洗錢等程序措施時也要注意。」
金融科技進修有途
香港銀行學會與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今年7月合辦「銀行專業資歷架構—金融科技」(ECF-Fintech)全新單元課程,這是由金管局推出、香港銀行學會和銀行業共同建立並支持的能力標準,旨在助有志向金融科技領域發展的銀行從業員提升相關專業技能。梁嘉麗稱:「金管局推出並制定『銀行專業資歷架構』的標準,以便業界開辦相關培訓課程,協助銀行從業員和有興趣加入金融業人士考取專業資格。是次與理大和科大合作的ECF-Fintech課程,直接提升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培訓水平,助香港繼續發展成為區內金融科技樞紐。」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