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世代,科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只要「一機在手,萬卷我有」。智能電話面世,配合互聯網發展,直接顛覆傳統的資訊交互方式,亦為我們提供多元便利的溝通選擇。
眾多例子皆顯示科技與人類生活已密不可分,例如當電子支付成為中國內地和香港主流的交易方式,只要一個應用程式,便可方便快捷地支付帳單及進行銀行轉帳;而現代化工廠採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協助自動化生產,便可大幅提升生產效能,使產品供應更穩定。
在後疫情年代,香港社會上許多服務更趨向電子化、科技化及高端化。過去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的想法已不合時宜,儘管低科技產品生產門檻較低,但競爭對手相對較多,要在這紅海中「殺出一片天」相當困難,而要在已達致均衡狀態的市場中謀取利潤,更是難上加難。
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大環境下,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如近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元宇宙世界、無人機協助物流運輸等,均已成為全球熱門議題。然而,相關概念與實際社會應用還有一定距離,同時亦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應付現實世界多變的情況。而相關的缺口,亦為社會帶來龐大機遇和職位空缺。
近年,香港政府推動創科不遺餘力,無論在政策、宣傳及資金分配上,皆有利於創科發展。此外,香港在不到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內,容納了5所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高等學府,也為本地穩定地培養技術人才。在這冠絕亞洲、得天獨厚的人才資源支持下,筆者相信香港絕對有能力發展為世界創科中心,引領世界科技發展。
香港創科前途光明,職位空缺亦與日俱增,因此筆者寄望未來能有更多香港年輕人投身創科事業,為科技發展共同努力,協同創建一個更美好、更先進的世界。
文:曾展樂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他和團隊的科研項目「基於人機互認知的機械人協作製造系統」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2022」學生大獎、「中國國際互聯網+」金獎,並經香港電腦學會推薦參加「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2022」榮獲專上學生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