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香港充斥悲情、社會氣氛愁雲慘淡,筆者想分享作為中型地產代理的自處之道。
筆者入行地產代理業已40年,多年來喜歡做淡靜市的生意,因為共患難能得到尊重,我亦享受困難中與客戶互相欣賞!
大家或會問:旺市不是才更容易賺錢嗎?其實靜市要開單並不太困難,因為逆境中放棄的人往往太多!「成功憑自信,失敗找藉口。」你命運的主人,正是你的態度,而不是市道!
記得1997年的時候,有同業以「我們公司不用做groundwork(基本工作)」作挖角的頭號賣點;近期有同業提倡紀律,有些人則揶揄紀律是團隊最基本的要求,為何現在才提倡?
筆者公司要求員工做的groundwork並不多(大概有4項),但因為我們執行時比較堅持,所以反而給人有如少林寺的感覺!我認為做groundwork的關鍵在於做了之後要「開到單」,否則便沒有價值。另外,groundwork必須要大多數人也去做,而主管更需要身先士卒;更重要的是,做groundwork的目的是要為客戶做好服務。
有些公司的人海策略制度,根本是催谷員工去增加人手,主管為滿足制度,只好不斷挖角,當中難免會放棄質素。筆者反其道而行,用「多舖少人」的經營模式去製造「粥多僧少」的生態:在大多數同行代理「食白果」的情況下,筆者公司長期沒有持牌代理「食白果」,成為橄欖型分配結構的公司。
筆者想推廣這種經營模式,決定增聘人手,以公司的系統每年可吸收300人。但我並不是想轉型做大公司,只是想為業內提供「一定有單開」的選擇,也優化了流程,讓員工在資源和開單上能得到充分的照顧!
人無貴賤和高低,也總有其優點,只要肯用心去做,筆者便提供平台讓他們可以發揮。
筆者在這個時候出手,是希望社會能關注業內僧多粥少的扭曲情況,亦想證明命運不應只掌控在市道和大公司手中,而是在公平的制度下,仍可做到「人人開到單」!
文:汪敦敬, MH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前會長(2005-2011)及榮譽會長暨祥益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總裁,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撰寫樓市評論文章廿多年,於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