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數量龐大,據環境保護署數據顯示,2020年本港棄置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總量高達396萬公噸。為減輕堆填區負荷,加強廢物回收是出路之一。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環保業界正謀求轉型,發展高增值回收產品,既能提升行業經濟收益,亦有助推動環保。
現時本港最多的都市固體廢物是廚餘,約佔三成;其次為廢紙、廢塑膠,各佔約兩成。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魏家寶博士指出,本港回收業界以往主要把回收的紙張及塑膠物料打碎成膠粒出口至內地和其他國家循環再造。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回收活動需要暫停,使整體廢物回收量下降;加上各地加強防疫措施,使出口回收物料的過程變得更複雜,業界需另覓出路。而近年本港社會環保意識逐漸提高,有企業看準商機,在本地建立廠房,運用先進技術把回收紙張加工,製作環保紙張和再生紙巾等高增值環保產品,推出市場後反應理想。

魏博士指出,如本地市場有足夠購買力,定能鼓勵更多企業加入高增值環保回收行業。
魏博士認為,支持本地高增值環保業發展,企業可從日常營運著手,如採購政策方面,優先購買本地企業製造的環保產品。他指出市場若有足夠購買力,定能鼓勵更多企業加入高增值環保回收行業,擴展市場。魏博士又補充,本港上市公司為配合上市法規,近年更重視可持續發展,甚至增設與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相關職位,並開設獨立部門,聘請具備科學及環保知識的專才,協助企業制定並推行ESG政策。
本港環保業持續發展,可為年輕人提供多元化事業機會。為培育人才,IVE辦有環境保護高級文憑課程,教授相關知識,如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廢物處理及循環再造科技等。畢業生可從事環保教育、環境評估及環保顧問等工作。IVE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高級文憑畢業生梁桁僖(Kayley)曾於非牟利機構負責食物回收及公眾教育工作,安排公眾人士參與食物回收和分發活動,助他們了解食物回收流程和環保的重要性。她說,曾試過在半天時間內,在某個街市收集各攤檔未能出售的食材,數量達200公斤,再由工作人員和活動參加者,從中揀選適合食用的食材,即日分派予基層家庭,既環保又能造福社群。而在疫情下,為減少人群聚集,從街市回收的食材會直接交給合作機構製作餐盒,再派發予有需要人士。

Kayley(右)說,運用環保知識向公眾推廣環保生活方式,是很有意義的工作,為她帶來莫大滿足感。
Kayley指出,由於市民普遍支持環保,本地回收業界朝高增值方向發展是正確選擇。她希望繼續運用專業知識,向公眾推廣環保生活方式。Kayley認為年輕人如欲投身環保工作,需有耐心、外向、富求知慾和創意。因改變公眾固有生活習慣需時,環保工作人員要有耐心和喜歡與人溝通,向公眾講解綠色生活的好處。此外,若年輕人願意學習新事物,亦有助以創意方法宣揚環保。
進修增值
課程:環境保護高級文憑
舉辦機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
網址:www.vtc.edu.hk/admission/tc/
查詢電話:2256 7100
文:Uncle JACOB
整理:王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