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認為,春季的「風」偏盛,是「百病易發」的季節。風邪為導致多種疾病的因素,既能鼓盪多種病邪侵犯人體,又易致舊疾復發。
風邪致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惡風,頭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脈浮緩,或肢體顏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頸項強直,四肢抽搐,或皮膚瘙癢等。
現代認知「風」的致病原因
春天天氣驟暖驟冷,氣壓變化較大,稍不留意便會使抗病能力減弱,而致「百病易發」,如關節炎、月經失調、癌症、高血壓、中老年中風、心肌梗塞、皮膚病等。
此外,春風送暖,陰雨綿綿,濕度較大,不僅易滋生病菌或病毒,還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中醫稱之為春溫)常易爆發流行。這些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便是「風」,主要病種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肺炎等。
而春天的風還可將花粉等致敏性物質吹揚四方,使有敏感性體質的人產生敏感現象。這種敏感現象也被中醫稱為「風」現象,如出現鼻敏感、哮喘等。
中醫認為,肝主風,春氣通於肝,所以調養肝是春季養生的最佳途徑;此外,肺主氣主表,為嬌嫩之臟,極易受風所傷,故春季養生還要注意調養肺。春季調養肝及肺,對改善抗病能力,平穩免疫及臟腑功能,協調各組織器官的相互影響,起到重要作用。
養肝食譜推介
茯苓紅棗黃芪煲雞
功效:固本斂氣,養肝益氣。
用途:適用於免疫力低易感冒者。
材料:茯苓、黃芪各30克,紅棗12枚,雞1隻,鹽適量。
做法:
1)茯苓、黃芪、紅棗洗淨,紅棗去核。
2)雞除去內臟,洗淨後放進一鍋沸水中氽水備用。
3)所有材料放進燉盅內,加入適量清水,加蓋,用小火燉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棗杞養肝湯
功效:滋養肝腎、補益心脾。
用途:適用於腰膝痠軟、頭暈眼花、心悸健忘、面色蒼白、記憶力減退兼視力下降者。
材料:小紅棗12枚,枸杞子20克,黑豆15克,鹽適量。
做法:
1)將小紅棗、枸杞子、黑豆同置砂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煎煮,至黑豆酥軟即可。
2)吃黑豆、紅棗及枸杞子,喝湯。
備註:
1)濕熱內盛者慎用。
2)黑豆的衣名叫黑豆衣,能補腎涼血;花生的衣則能補血。
一物自有一用,所謂人盡其才,我們亦應物盡其用。
(本文食療、建議僅供參考,若有疑問應諮詢註冊中醫師)
文:張群湘博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主任、中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