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積極進行各項基礎建設,推動香港社會長遠發展。財政預算案已預留1,000億港元,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土地、房屋和交通基建項目的進程。為應付龐大的建造工程量,業界近年應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DWSS),致力將建造工程項目數碼化,提升施工效率。
DWSS是一個整合了工程項目中不同種類訊息及文件的系統,方便工程人員全面管理工程內容及進度。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屯門院校建造工程系講師王健秋(David)指出,工程項目往往牽涉數以百計、來自不同專業範疇的工程人員,如建築師、工程師、測量師、地盤管工等,相關工程人員只需透過流動裝置登入DWSS系統,便能在地盤或辦公室即時查看及更改圖則,再上傳至雲端系統儲存。「透過DWSS系統,我們既能減省翻查紙本圖則的時間,亦可以在系統輸入如工作人員數目、工程進度以至物料使用情況等工程數據,並進行大數據分析。」David表示,系統亦可將地盤工程日誌、施工環境檢討記錄、人員往返記錄和施工安全檢討等記錄數碼化,方便工程管理人員進行監察及調整項目內容。DWSS更可以和業界常用的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系統結合,助項目管理人員掌握施工進度及更有效地規劃工作安排及財政預算。

IVE(屯門)建造工程系講師王健秋(David)指出,隨著疫情漸趨回穩,加上政府持續投放資源於各項基礎建設上,預期業界長遠會增聘人才。
此外,為提升工地管理及工業安全,有建築地盤亦廣泛採用創新科技,例如工作人員佩戴配備物聯網(IoT)及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的智能安全帽,記錄他們在地盤的位置及逗留時間。隨著疫情漸趨回穩,加上政府持續投放資源於各項基礎建設,David預期業界未來會增聘人才,以配合施工進度。他建議有意入行的年輕人應抱有主動學習新事物的態度,有助在業界發展。年輕人可考慮提升專業技能,如報讀IVE建造管理學高級文憑等課程,學習電腦輔助繪圖、BIM、項目管理及法律,以及建築監督實務等技巧與知識,裝備行業所需。
IVE建造管理學高級文憑畢業生陳家華(Luca)現時於一家本地大型建築公司的建築地盤,負責施工管理工作。他需要協調人手安排、物料供應,以及監察地盤安全措施及施工質量。Luca分享本港樓宇的施工期較其他鄰近地方短,疫情下曾出現建築物料運送延後的情況,他要更靈活調配人手及重新編排工作流程,以便在指定時期內完成工程。

IVE建造管理學高級文憑畢業生陳家華(Luca)認為建造管理行業講求合作性,適合性格外向及擅於溝通的人士加入;年輕人可先行學習業界廣泛使用的BIM及電腦繪圖軟件。
Luca回想最初投身行業時,他需要管理多名前線工作人員,對初出茅廬的他而言極富挑戰性。由於他在IVE期間早已學習到建築工序的流程及主要建築材料的特性,助他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Luca表示持續的疫情,促使業界增加應用科技輔助工作。「礙於疫情,現時駐地盤工程師未能親身前往內地的廠房驗收預製組件,我們因此改以視像形式代替;而部分工作會議及文書工作亦於網上進行,減省地盤內人群聚集及病毒傳播的風險。」Luca說。
隨著建造工程業走向數碼化,Luca認為年輕人可先行學習業界廣泛使用的BIM及電腦繪圖軟件等,日後投身行業時自然大派用場。
文:Uncle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