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轉工或轉行,都是一個為自己「fight for the future」的過程,想事業有美好將來,首個關鍵是做正確的抉擇。
轉型前4個考慮
疫情持續,經濟起伏不定,令各行業發展前景不太明朗,輕則阻礙升職加薪,重則影響生計收入。基於種種原因,上班族若有事業轉型的念頭,並想做正確的轉變決定,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黃錦翔(Tommy)建議,可按以下4個方向作深入考慮:
行業是否重災區
究竟現職行業是否屬於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如餐飲、航空、旅遊等行業,有些從業員需停工,或開工不足,收入大受影響,這便屬疫情下的重災區。相較之下,其他行業如金融、保險業等,雖說業務和保單等數量減少,但對工作的衝擊沒那麼直接和嚴重,故此大家應先評估自己所屬行業的情況。
公司有否應變策略
如有餐飲企業推出全日外賣來代替堂食,有公司推出停薪留職計劃,也有短暫停業的公司讓員工從事其他兼職幫補收入等,因此大家可評估公司在疫情下有否應變策略以助員工度過難關。
預測發展前景
試想:假如疫情於數月後轉趨緩和,甚至消失,公司和行業發展前景可否逐步好轉?有些行業本身受環球因素左右,如奢侈品市場早前受環球經濟下滑影響,以致銷情不太理想,預計疫情後未必馬上反彈;反之,由於本地社會的需求持續,預計餐飲和旅遊等行業在疫情後會明顯好轉。
評估轉變成本
根據個人年齡、工作經驗、技能、對現職的興趣等條件,來自我評估轉工或轉行的成本,如年紀較大而技能不夠多元化的話,轉工成本不是太大,但轉行成本卻很高,所以要深思熟慮及周詳準備才實行。
轉型成本有高低
轉工或轉行皆有成本,Tommy指出,上班族要有清晰目標和人生規劃,才能作出正確決定,以免因一時之氣而「轉錯行」,最終後悔收場。以下是3個轉型層次,各有不同成本。
轉公司
對自己所屬行業整體發展仍存有信心,並發現其他公司經營策略較適合自己、薪酬待遇較理想、工作較穩定等,可考慮轉換公司工作,這種轉型的成本較低。
轉行(有相關技能)
轉去一些跟自己工作技能和經驗有關連的崗位,如零售從業員可善用銷售技巧轉行從事金融投資崗位,又如旅遊從業員可善用顧客服務技巧轉到不同企業的客戶服務部工作等,這種轉型方式較普遍,成功率較高,成本屬於中等。
轉行(完全無關連)
轉去一個跟自己過往職位及行業完全無關連的行業,這個決定通常基於長遠人生或職業規劃,如要組織家庭、計劃移民、對所屬行業心灰意冷等,因而令人決心轉行,甚至創業,這種轉型的成本最高。

Tommy說,若熱愛所屬行業,而行業又屬「重災區」,可選擇暫時轉行以維持生計,待行業復甦後重投崗位。
求職著重穩定性
雖說疫情為各行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Tommy認為市場上仍有不少行業有發展空間,如醫護界、資訊科技界、網上銷售、金融業等。而經這一輪經濟下行的影響,很多上班族希望尋找一些穩定性較高的工種,包括:
政府部門、公共服務或非牟利機構的職位
雖然這些工種的加薪幅度不及私營企業高,但勝在工作較穩定,不用擔心「手停口停」。
以技能為本的職位
擁有一技之長有助事業長遠發展,尤其正計劃移民的上班族,可先透過進修學新技能,如成為水喉或冷氣機維修員、裝修工程人員、髮型師、護理人員等,這些工作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較吃香。
4步轉型增勝算
若想成功轉型,Tommy建議上班族可趁在職的時候,通過以下4個步驟來裝備自己和認清目標,逐步提升競爭力和勝算。
事前分析
先列出心儀職位和行業,然後向從事相關行業的朋友打聽工作細節、行業要求、發展前景等,再分析職位或行業是否能配合個人能力和期望。
有備無患
如未能認清個人轉型目標,可善用公餘時間進修,甚至考取不同的專業牌照,從中接觸不同行業及職位,逐步認清事業長遠發展方向。
坐言起行
決定轉型後,便要好好裝備技能,而進修為學習新技能最有效方法,提升競爭力之餘,亦可認識行業專家和前輩,有助掌握行業最新資訊,為入行鋪路。另外,有部分專業崗位需考取某些認可證書,上班族要多加注意。
心態準備
準備轉型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心儀職位和行業的優缺點,不要將工作想得過於理想,要按現實情況而調整期望,以免入行後才發現錯配情況。同時,要做足心理準備,入行後需花3至6個月適應新工作和行業運作模式。
轉行成功3因素
縱然轉行成本一般較高,Tommy亦見證過不少成功個案。「有位朋友在珠寶設計業工作多年,因不太認同行業運作模式而決心轉行,當時,他以建立一技之長方向入手,考取牌照當上冷氣維修技術人員,雖然入行後花很多時間適應工作環境及模式,但工作給他很大滿足感。另有一位朋友本身從事社福界工作,因追求工作彈性並想照顧家庭,毅然轉行至保險業,至今已工作了數年。」他從上述兩個成功例子,歸納出3個轉型因素:
重大決心
由於他們在舊機構和行業工作多年,對公司及行業運作模式有深入了解及深切體會,明白到不能改變狀況,於是決心轉行,這種破釜沉舟的堅定心態成為轉型最大動力。
深思熟慮
他們對心儀職位或行業作全盤考慮及規劃,而非意氣用事。事先付出很多時間自我裝備、向相關行業朋友請教入行要求和工作模式、考取行業所需證書、做足入行前後的心理準備,循序漸進,確保每一步能朝目標進發。
外界衝擊
準備轉行過程中,他們均面對外來衝擊,尤其家庭環境轉變,如生了孩子、家中有人離世等,這些突如其來的轉變會為人帶來很大的思想衝擊,因而決意作出事業轉變。
文:草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