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起會計師工作,不少人第一印象是終日埋首數字,甚或需與資產負債表「玩數字遊戲」。不過,在國際烈酒企業擔任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的羅國民(Roman)指出,他身為會計師,具備出色的數字觸覺,有助他為公司分析不同業務數據及提供前瞻性見解,從而出謀獻策。
善用會計知識 拓闊管理思維
與不少修讀會計的人一樣,Roman在求學時期因受會計專業良好的職業前景所吸引,而入讀香港理工大學主修會計學。畢業後,他於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事業。在任職核數師的3年間,他除不斷增進專業會計知識,亦裝備了各種軟技巧,如時間管理、壓力處理及確保工作高質量的方法等。
Roman說,會計專業的訓練建立其企業管理視野,有助他日後投身商界:「透過學習會計專業,我們能以合乎邏輯的方式看待事物,擁有從一個數字推算出另一個數字的能力,成功從數據中獲得結論。」

作為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Roman負責確保公司於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等營運時保持財政穩健。
現時身為國際烈酒企業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的他,不時需參與公司非財務事項的決策,而他的會計背景,讓他以更宏觀的角度從數字中獲取資訊,並了解其背後含意,這種分析能力幫助Roman帶領公司辨別邁向成功營運的正確方向。
Roman舉例說,他曾參與公司拓展電子商務事宜,並在檢視銷售方式及銷情後,了解到電子商務客戶往往是年輕社群,且偏好小瓶裝酒品。他亦分析指,若公司在某時期的銷售額上升,未必與銷售人員表現有關,而是由於該期間金融機構提供更優惠的信貸條件,令顧客有較高消費意欲。
Big 4與商界 看待數字大不同
Roman曾任職「Big 4」 會計師樓,及後投身商界發展,他認為於會計師事務所與商界工作的最大分別,是會計師事務所須以不同角度來看數字。他指出:「作為一名核數師,我需關心這些數字是否真實反映公司狀況,又或公司是否為應收賬款留有足夠撥備。相反,在商界工作時則要更著眼於公司的日常營運,我們亦須與管理團隊合作,共同構建數字以外的事物,這正是在商界工作最有趣的地方。」

Roman當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會計系,先於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核數師,及後投身商業機構發展事業。
Roman表示,他為自己的會計師身分感到自豪,會計師的思維可使公司管理團隊變得更「由數據推動」——即在決策時更多以事實作為基礎,而非依靠直覺。他寄語有意於商界發展並協助企業管理財務的年輕會計師,可多花心思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有助更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
文為編譯版本,原文Staying in good spirits首發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如欲了解更多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內容,歡迎到APLUS.HKICPA.ORG.HK閱讀更多文章。
文:香港會計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