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學會減少抱怨,因為想通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早前失眠兩夜,左臉竟然痛得死去活來。醫生說是神經發炎,我的抱怨衝口而出:「應該是工作太多壓力太大引致,對嗎?」醫生點點頭,告誡我以後絕不能捱夜。
如果說壓力的源頭是工作太多,但這明明是自己揀的,不是嗎?與其抱怨壓力太大,不如怪自己不懂得推辭工作。這又關乎欠缺安全感,生怕「推job過後無人搵」……如是者層層推敲,才能從源頭減壓。
抱怨是人性,常見員工抱怨老闆笨蛋、專制、吝嗇;老闆抱怨員工偷懶、上班不帶腦;工作狂抱怨身心俱疲,有收入沒生活;女友抱怨男友事業心太重,沒有時間相伴;太太抱怨丈夫不再體貼、兒子不聽話……
話說回來,我們的工作、伴侶、朋友以至生活方式,不都是自己的選擇嗎?不然,難道有人用槍指著我們的太陽穴?如果老闆太爛,員工大可辭職,東家不打打西家。老闆嫌員工是「薪水小偷」,大可減薪裁員。工作狂以辦公室為家,是誰的主意?如果覺得跟男友走下去沒前途,何不提出分手?枕邊人不是太太挑的嗎?那個叛逆的兒子,不是由她這個母親撫育嗎?
當然,沒有選擇是容易的,其中有取捨、有代價。如果覺得抉擇很難,那只是代表個性猶豫、客觀條件不夠或稍欠求變的勇氣,這些可不是把不如意歸咎他人的藉口。
抱怨太多不單把朋友嚇跑,也會養成不思長進的習性。唯有承認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勇於為每個決定負責,才會把焦點放回自身,找到改善的方向。
臉痛比頭痛更慘烈,我不敢再犯了。為了健康,我必須睡得好,必須減壓。這不單是指工作量,也是指少管別人的事。為甚麼會多管閒事?原來是習慣飾演好人好兒子,加上「使命必達」的責任感,令自己分身乏術。
今後,我真要學一下「獨善其身」。對於別人的事情,我要勇敢拒絕:「我有心無力,請自行處理。」如果客戶提出的工作死線太緊逼,我要勇敢協商:「我們把工作死線延後一周可好?」個人來說,目標太多精力太少,必須大刀闊斧刪減。創作小說太耗心神,既然現階段力有不逮,只好輕輕放開。
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今天,我選擇每天睡飽精神好,收入、成就、慾望甚至夢想都是次要了。
文:黃擎天
商科腦,文青心,貓型人格,喜歡微觀生活,研究人性,以文字自勉勉人。前半生涉足出版、廣告和廣播業,實現寫作和旅遊夢想。後半生要更愛自己,時間留為己用,及早完成「餘生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