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抗癌聯盟自2000年起,將每年2月4日定為「世界癌症日」,旨在增加社會對癌症威脅的認識,希望全球合力應對癌症多發的風險。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整合衞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藉此表揚並宣傳抗癌聯盟的宗旨,希望更多人獲得預防和控制癌症風險的知識,令癌症的預防、治療及護理各方面都取得進展。
癌症是我們的頭號殺手,在2020年,香港錄得34,000宗癌症新症,包括最常見的5種癌症:肺癌、大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肝癌。鑑於人口老化問題,預期癌症新症數字將持續上升。事實上,百分之四十的癌症個案是可以預防的,雖然有一些風險因素,例如衰老、性別和癌症家族史等,這些都無法避免,但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是預防及降低癌症風險的決定因素。已有足夠證據證明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飲酒、體脂增加、飲食不健康和久坐等,都會增加癌症風險。
當中,煙草含有70多種致癌物質,吸煙是迄今為止最主要的致癌原因,超過14%的癌症是由吸煙引起。另外,飲酒也有與吸煙類似的致癌風險,雖然現時仍未有攝取酒精類飲品的安全水平,但是飲酒量愈高,患與酒精相關癌症的風險就愈大,全球有超過4%的新癌症病例歸因於飲酒。
此外,身體脂肪增加,也是各種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全球由肥胖引起的癌症之中,男性佔12%、女性佔13%。有些食物已明確知道會增加癌症相關風險,尤其是食用加工肉類、紅肉、鹽醃或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每增加食用50克加工肉類和100克紅肉,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增加16%和12%;而食用鹽漬蔬菜每增加20克,便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9%。
最近研究更發現,久坐不動的行為也會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風險,其中包括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會令患病機會增加7%至29%。
近年,政府亦積極推出不同癌症篩查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大腸癌篩查;「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曾有性經驗的25至64歲婦女,定期接受篩查以預防子宮頸癌;還有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亦已展開,建議44至69歲婦女,如果有某些會令她們罹患乳癌風險增加的因素,可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如你符合以上資格,請立即行動接受篩查吧!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文:羅佩詩博士(Dr. Queenie Law)
畢業於香港大學,獲英國註冊營養學家資格,現職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