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John辦公時間忙於處理日常工作,所以晚餐後才有空在家裡寫計劃書,但他向上司提交的兩份計劃書皆被認為沒有新意而退回,上司並要求阿John在一周內再撰寫兩份創新的計劃書,讓他覺得壓力大增。同時,妻子抱怨阿John沒時間與她交談,這讓阿John感到不被理解,甚至壓力更大、失眠、有時心跳加快。而當下屬犯小錯誤時,他會更加煩躁,工作表現下降,不時害怕被解僱,阿John此刻可能正在經歷倦怠(burnout)。
甚麼是倦怠?
倦怠是一種不斷感到乏力的疲憊狀態,是過度和長期的情緒、身體和精神受壓力的結果。在許多情況下,倦怠與工作有關。當你不知所措、情緒枯竭、無法跟上生活中無休止的需求時,倦怠便會發生。 倦怠暫非正式的醫學診斷,但如果你不重視或不作治療,便會影響身心健康。因倦怠會讓你無法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你的能量,讓你感到絕望、憤世嫉俗和怨恨,還可能會為你的家庭、工作和社交帶來傷害,而長期倦怠亦會令人更容易患上感冒和流感。
造成倦怠的主因包括:
•長期過多的工作量
•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
•工作混亂、權責不清
•缺乏與上司的溝通或支援
•經常應付工作最後期限的壓力
留意倦怠的跡象
倦怠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工作壓力累積而成,初期的症狀或很輕微、容易被忽略,但是時間愈長,會變得愈糟糕,還可能導致精神崩潰。
常見的倦怠症狀有:
1. 疲憊
你或會感到精疲力竭、無法在情感上處理身邊事情,不論工作還是個人問題;亦可能會經歷極度疲倦和情緒低落,也可能反映於身體疼痛、胃或腸道問題。
2. 減少活動
對工作和同事多了不滿和憤世嫉俗,可能會令你開始在情感上抽離自己,對於工作和環境感到麻木。
3. 功能降低
可能在工作、家庭或照顧家人時,覺得沒精力去做日常任務,因倦怠會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應付責任或發揮創造力。
應對倦怠的方法
一旦你發現可能有倦怠跡象,可嘗試用以下方法幫助自己:
休息「鬆一鬆」
我們的身心就像一條橡皮筋,長期拉緊會失去功效,要定期「鬆一鬆」才能保持彈性,所以不妨放一日假,有助回復身心健康。 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假如你因對工作的焦慮而沒有足夠睡眠,這很可能導致倦怠,因此無論多繁忙,都應盡量保持充足睡眠。
有助放鬆的活動
根據以往經驗,只要可以幫助你放鬆、釋放緊張和壓力的活動,如行山、瑜伽、冥想、跑步、聽音樂等,都是預防倦怠的好方法。
尋求支援
可向值得信賴的同事、朋友和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及尋求支援,可助你更有效應對工作的壓力源頭;而向治療師求助,也是另一好方法。
文:黃雄基
香港心理衞生會委員、職業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