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近兩年,你是否比以前更注重健康和衞生?網購是否已成為你生活重要一環?因為疫情,大眾多了在家工作或學習,減少外出,選購防疫及生活用品亦由線下轉到線上,促進電子商貿發展,物流商機亦隨之增加。UP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趙莉表示:「UPS是一間具有前瞻性的公司,每年都會研究市場趨勢,我們很早便知道,電子商貿會是未來的趨勢。」UPS每年投放10億美元於科技研發,以提升業務效率,同時完善客戶體驗,滿足網購者希望盡快收件的需求。「去年我們B2C貨運量增長了75%,每天處理大概2,500萬個包裹,相比2019年,有數百萬計的增長。」疫情下,UPS年增長率更從10%增至13%。「我們擁有一個龐大網絡以保證物流及商業活動持續運轉,所以在疫情下,我們的全球網絡發揮了作用。」
新冠肺炎首現至今,疫情仍未受控,最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在聖誕前夕快速席捲全球,多國再次頒布限制措施,甚至封城,以應對及阻遏新一波疫情蔓延。全球在疫情打擊下,經濟活動早已嚴重受阻,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GDP下跌4.2%,然而在一片愁雲慘霧中,物流業卻成逆市奇葩,業務不跌反升。

趙莉表示,UPS掌握市場趨勢,並提早作出準備及投入,即使疫情下小包裹託運量需求大增,公司也能滿足市場需求。
網購急增帶旺物流
「疫情當然帶來很多挑戰。」趙莉一身端莊行政套裝,從容淡定地分享公司如何應對環球前所未見的危機。「疫情以後,不同國家都有各種各樣的政策,使到各行各業、商業活動好像一下子停止了。大家不能上班,或只能在家工作,運輸、貨運、航班都停止了。」世界經濟脈搏在病毒的陰霾下突然減慢,國際貿易需求下滑、訂單取消、貨物進出口量驟減、零售市道低迷……物流業首當其衝,業務受壓。然而在危機之中,UPS卻找到了機遇。
「其實未有疫情前,電子商貿已發展多年,而因為疫情,更令它加速增長。」趙莉指出,疫情肆虐期間,很多人被逼困在家裡,不能外出工作及購物。「不管是個人用品、防疫用品等,本來我們會在逛商場時購買,但由於疫情,很多人轉到線上選購,這對供應鏈帶來挑戰。」根據PayPal《2021無國界商務報告》,在全球13個市場進行研究,發現網上零售銷售額在一年間急增27%,由2019年的3.35萬億美元(約26萬億港元),增至去年的4.28萬億美元(約33.2萬億港元)。如只聚焦香港市場,去年電子商務營業額高達75.9億美元(約589.4億港元),按年增長18.6%。
數碼革新佔先機
網購激增,面對突如其來的機遇,物流企業擔當重要的市場角色。「有兩方面的需求,一個是從線下轉到線上的客人;另一個是傳統中小企,他們察見市場需求,立刻轉到線上,然而他們一般規模小,未必有足夠員工處理新增的業務需求,同時未必有專業能力去處理。」趙莉說,UPS每年進行調查,研究市場趨勢。「我們很早便知道,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一直在想,要怎樣不斷創新,才跟上電子商貿的發展、滿足客戶的需求,譬如是數碼化技術的革新。」早於疫情前,UPS每年已投放10億美元在科技研發,開展數碼轉型工作。
「UPS有一個Marketplace Shipping的免費解決方案。假設我是一個電子商戶,在各種各樣的電子商務平台如eBay、Amazon等進行銷售,利用方案可輕鬆管理不同電子商貿平台上的託運事務。」另外,UPS為面向全球的中小企客戶推出eFulfillment選項,幫助商戶快捷方便處理不同電商平台的訂單、產品包裝、代發貨,以及物流配送。商戶亦可把倉庫庫存加入系統,同步更新庫存數量,實現高效管理。

趙莉說,疫情期間UPS本著「Moving our world forward by delivering what matters」的宗旨,以其網絡及人力確保世界物流運輸不停擺,這一點令她及團隊感到驕傲。
趙莉續說,UPS掌握電子商貿蓬勃發展而衍生的需求,並推出相關方案,滿足不同客戶。在疫情前,公司進行了《UPS網上購物者脈動》研究,若集中看香港區數據的話,便會發現香港網購消費者較其他亞太區市場的消費者更希望可以選擇收貨地點;近一半(46%)傾向在住宅以外的地方收件,當中有11%偏好儲物櫃、13%偏好辦公室。「在網上買東西後,可能你需要工作,因此不方便在家中等收件,所以我們推出My Choice選項,你可要求把貨物放到鄰近你工作地方的UPS自取點或智能電子櫃,待下班後去提取。另外,你亦可要求將貨物送到另一個地址、安排貨件在其他日子派送等。」My Choice亦設有企業版,針對中小企需求,一站式檢視出口貨件狀態、預計運送時間、運費、處理賠償事宜、連接追蹤與派送管理工具。
「電子商貿發展已沒法停下腳步。」趙莉表示,「去年我們B2C貨運量增長了75%,換成處理的包裹數量計算,即每天處理約2,500萬個包裹,相比2019年,有數百萬計的增長。」在跨境電商的強勁增長下,全球小型貨物運輸市場總值預計在2023年前達至6,000億美元。「電子商貿的發展不但對數碼化技術投入更高,也需要完善的運輸網絡配合。」UPS的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及地區,並擁有自家貨運機隊。「隨著電子商貿發展,對運載力的需求一直增長。我們早幾年疫情前已著力提升機隊,最新飛機型號是波音747-8型,它比傳統貨機載重提高15%。現在我們機隊中有22架是這個型號,明年中會增至28架。」

疫情加速電子商貿發展,反而帶旺物流業。趙莉表示,過去18個月,公司一直處於「旺季」操作,業務增長率大升。
醫療物流成藍海
疫情帶旺電子商貿,也為UPS帶來另一個機遇—醫療物流。趙莉說:「疫情期間,全球對防疫物資需求大增,運送一般口罩沒甚麼特別要求,只要保證包裝完好,及時送到客人手裡便可;疫苗則不同,它對儲存溫度有要求,而且必須在指定時限內送抵目的地。」UPS設有專屬的醫療保健部門UPS Healthcare,專門提供度身訂造的醫療物流方案,協助臨床實驗室、醫院、藥廠等解決醫療保健供應鏈和合規方面的挑戰。UPS Healthcare網絡覆蓋全球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名醫療物流專家,並在30多個國家建立超過125個基建設施,擁有醫療保健許可牌照的倉儲空間。「UPS在醫療物流方面發展相當成熟,擁有多年專業知識及經驗,包括一系列因應不同溫度而調節的產品和設備,以滿足醫療保健客戶的需求。」
趙莉透露,UPS每年大概處理4.2億項醫療保健相關及100萬項臨床實驗產品。在疫情期間,UPS Healthcare更發揮實力,如今年2月底,UPS與輝瑞製藥和南韓政府合作,把首批疫苗從歐洲運送到南韓;至今,仍繼續為南韓運送數以百萬計的疫苗到指定地區。今年7月,UPS完成運送首批共1,380萬劑疫苗到印尼。「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我們運用GPS和RFID追蹤功能去監控溫度。UPS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Louisville)的總部設有製造乾冰工場,每天可生產12噸乾冰。而專責運送疫苗的飛機都聚集在這裡,如需要增加乾冰以保持所需的儲存溫度,便可直接加冰。」她估計,今年底UPS大概將運送最少10億劑疫苗到世界各地。「我們真的引以為傲。如果說疫情期間,UPS作為物流先驅推動電子商貿的發展,那麼我覺得運送疫苗更超出工作的預期⋯⋯用一句話來說,我們拯救了生命。」
UPS擁有一套系統的人才培訓計劃,例如設有「UPS大學」,通過網上學習,幫助員工培養與磨練他們的專業技能。
前線打拼 晉身管理層
疫情下,隨著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物流業亦成逆市奇葩。UPS的年增長率更從10%增至13%。為應對持續增長的業務,趙莉表示公司渴求前線人員。在亞太區營運已有33年的UPS,香港團隊現有逾850名員工,約四成是後勤及其他非營運部門員工,如市場部、客戶服務等,六成是負責前線工作的派送員。「你可以理解他們為司機,但他們的工作不只駕駛,還要提供派送服務,又要操作工具。」很多人對派送員崗位抱有偏見,覺得前線工作發揮空間有限。但趙莉強調,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只要合適的都會提供培訓,讓其得到發揮機會。「我們不少管理層也是從派送員等前線工作做起。」
今天為UPS港澳業務掌舵的趙莉,本身就是個例子,憑著個人努力由低做起,再晉身國際大企業管理層。回想28年前加入天津UPS、擔任海運客戶服務代表,她說只因一個天真的想法。「當時大學畢業找工作,有天路經商貿區,覺得UPS所在的大廈很美,便很想在裡面工作。」雖然入職初期只負責打單等刻板工作,但她沒半點怠慢,還因工作性質不容出錯,磨練出堅毅、抗壓和不斷學習的特質。

在UPS的完善培訓計劃下,趙莉的事業路拾級而上,去過上海、蘇州、北京等地工作,「最新一站」來到香港。在同一間公司打拼近30年,她曾負責不同的項目,累積豐富經驗,也擁有不少難忘回憶。「最難忘是08年奧運會,當時UPS負責奧運物流,負責運送1,900萬件物資。」為做好聖火傳遞的物流工作,她10天內穿梭3大洲。「由北京到美國,再到南美、非洲,最後回到亞洲,飛得我頭暈了!」她最記得「鳥巢」在舉行奧運閉幕式後,必須在72小時內改為田徑比賽場館。「我們要把全部演出物資搬出來,再把比賽物資送進去,整個過程不能出錯,那次我連續工作差不多50小時沒睡。」
由基層起步,到今日當上管理人,趙莉一步一腳印,創造個人事業成就。她分享成功心得是:做好準備,迎接機會的來臨。「相信自己,不斷學習,不要畏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文:黎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