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大家求職時都會密切留意「全球化」趨勢(Globalization),觀察「全球化」如何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但談到2020年的求職世界,我們反而應該注意「去全球化」的概念,亦即是部分人口中的「逆全球化」。顧名思義,「去全球化」就是和「全球化」的過程相反,也就是指一個世界,將因為全球化導致互相依賴及整合倒退的過程。
過去,當「全球化」興起時,世界各地在經濟、貿易、技術、文化及政治都會一同去整合,但現今情勢,不難發現國與國之間不斷出現貿易戰,各國反而開始「去全球化」,希望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雖然很難預測「去全球化」會帶來甚麼正或負面影響,但對於開放的經濟體系,如果我們輕視這種保護主意情緒的升溫,其實相當不智。從國家層面,進口角度而言,「全球化」可輸入更多技術,但如「去全球化」趨勢,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所以所以談到2020年求職趨勢,我們必須要注意此趨勢,會否對將來的事業發展有所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一直在轉口和離岸貿易方面扮演獨特角色。假如特朗普堅持推倒交易,中美貿易戰或多或少會削弱香港既有的優勢。從另一角度看,只要美國仍把香港視為獨立的貿易實體,中美貿易戰也可為我們帶來難得的機會。無論如何,從貿易夥伴多元化的角度來看,香港也應探討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打工一族也應當從此方向謀求將來的發展。
文:羅珏瑜(Stella Law)
羅珏瑜,華坊諮詢評估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及方土控股駐點企業家,現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講師,並為美國評估師協會公認高級評估師及皇家特許測量師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