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E畢業生選擇升學出路,看準行業發展,目標清晰,有助縮短摸索期,對事業發展更有利。香港有哪些長青行業,人手需求持續暢旺?幼教和醫療護理都是熱門行業,就業抗逆力強,可為年輕人帶來良好發展機遇。
幼兒教育:人手需求增 學習多才能
教育向來是穩定的行業,近年政府加強支援幼兒教育,幼稚園數目逐年遞增,幼稚園教師人手需求持續增加。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吳淑薇指出,幼兒教育工作者出路頗多,可任職於幼稚園、幼兒學校、育嬰院、特殊幼兒學校及其他幼兒教育機構。「在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下,合資格幼稚園的整體師生比例已由1:15提升至1:11,加上填補因退休等流失的人手,業界對幼師以至特殊教育幼師的需求仍大。」
溝通、創意不可少
如有志投身幼兒教育工作,應具備對幼教理論的認識,以及實務的能力,接受專業和有系統的幼師培訓是不可或缺一環。吳淑薇說,幼兒教育是以人為本及具使命感的工作,老師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有極大影響,例如怎樣妥善照顧幼兒各方面需要、與家長有效溝通、配合學校管理層的工作安排等,這些對於新入職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
此外在幼教實際工作環境中,老師不僅要照顧和教育小朋友,還要和家長及同事緊密溝通,如向家長及校方匯報幼兒發展和學習的進程等,因此協作與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吳淑薇稱:「老師時刻要對幼兒的提問作回饋,所以個人素質,以及對幼兒觀察和評估能力亦甚為重要。幼稚園常舉辦各類活動,故此老師亦需運用創意思維,主動籌備及設計活動。」
吳淑薇說,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辦的兩年全日制「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從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和個人素質三方面,培訓學生成為優良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課程內容涵蓋不同層面,包括:兒童的發展需要、幼教課程及教學活動規劃、多元學習需要、特殊教育、家長協作、創意遊戲、行政管理、幼兒營養與保健等,配合320小時實習,學員能學以致用,吸收實戰經驗。畢業生具資格在教育局註冊成為合格幼稚園教師,以及在社會福利署註冊成為幼兒工作員及幼兒中心主管,並獲等同完成社會福利署的一年制在職特殊幼兒工作訓練課程的認可。

吳淑薇說,課程設入學面試,面試官期望能選出具活力、能帶動課程氣氛的幼教生力軍。同學面試前需了解行業和課程內容,想想自己有何技能或特質適合入讀。
醫療護理:專業鋪路 升學率高
本港人口老化加劇,據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報告顯示,2030年60歲以上人口將高達263萬人,佔整體人口約33.1%,即平均每3人,便有1人為60歲以上人士。隨著長者人口增加,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持續上升,而行內從業員數目亦不斷增長。據統計處數據顯示,過往5年,人類保健服務業(human health activities)從業員由2015年11萬多人,增至今年13.9萬人,增幅超過兩成半。
目前行內除護士人手需求殷切,其他多類醫療工種,如公共衞生教育、社區健康推廣等,人手同樣吃緊,可為年輕人提供理想事業發展機會。DSE畢業生如有志入行,可修讀相關醫療護理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後既可從事衞生教育、健康推廣、健康服務等工作,亦可選擇繼續升學,並有機會入讀相關護理學課程,向成為註冊或登記護士邁進。
畢業生升學率80%
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健康及科學學部(健康科學)主管蕭麗嫦博士指出,該學院辦有醫療護理高級文憑課程,旨在助學員裝備行業知識技能,例如掌握以實證為本的護理服務規程,應用基本護理、健康評估、配藥及老年護理技能,並能設計和實施健康推廣策略等。
蕭麗嫦說,課程教學團隊有很強的護理專業背景,教授不同科目,包括基本護理技巧及健康評估、配藥進階原理及藥物管理、醫療護理臨床實習、基層醫療及社康護理、長者護理、醫療護理臨床實習等。學員除在課堂學習,亦到臨床教學中心應用知識技能。此外,課程設有實習科目,學員將到安老院舍和非牟利機構,學習進行健康推廣和評估等工作。
畢業學員除了就業,另可選擇繼續升學。2018年畢業生總升學率為80%,當中有66%升讀護理及健康科學相關課程,其中有87%獲5所護士學校取錄修讀認可護士訓練課程。蕭麗嫦提醒有志修讀課程學員,從事醫療工作,須有熱誠、耐心、信心、恆心,知識和態度並重。「應展現同理心,願意積極聆聽,富有團隊合作精神。」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