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才培訓須配合創科發展定位,這涉及一個重要問題:香港如何找到創科強項進一步發展。早前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16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香港排名由去年的第7位跌至第9位,原因正是創新能力較弱。引領香港發展成創新科技中心,任重道遠。
圓桌會議主持李仕權博士指出,現今科技瞬息萬變,創新技術範疇眾多,香港如何發揮本地優勢,作出精準定位,值得各方討論和深思。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指出,因應本港實際環境和相對優勢,未來創科發展應聚焦4大範疇:機械人技術、健康老齡化、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這4大範疇前景甚佳,對香港未來發展很重要。」政府財政預算案亦提出多項措施支援相關發展,包括由科技園斥資82億元推動智能生產和研發。
實體出發 科技改造
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行政)李惠光則指出,香港探索科研出路,可從實體經濟出發,利用本身優勢產業配合科技轉型創新,尤其香港地小且人力有限,須慎選定位憑固有優勢出擊。「只要在支柱產業中看看哪些實體行業幹得成功,再用科技革新加以演變已甚有可為,因那些行業本身有深厚根基和經驗,只要增添科技元素,自然相得益彰。」
本港優勢產業科技革新,金融業已經起步,而物流航空也有發展,朝智能化方向邁進。cherrypicks(創奇思)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趙子翹指出,智慧城市發展涉及不同層面,單是物流運輸一環潛力已很大。cherrypicks與香港國際機場合作發展「智慧機場」室內定位系統方案,採用智能位置感測平台starbeacon,讓旅客通過手機搜尋機場各項設施,如航空公司登記櫃及登機閘口,該系統設有AR導航功能,亦支援平面地圖、透視視覺圖及AR鏡頭等多種界面操作。
物聯網、智慧城市,以至電子商貿等種種技術發展,背後皆由數據主導,而在數據發展方面,香港亦可搶佔有利位置。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莫乃光指出,物聯網發展並非純粹把產品聯接上網,因當中包含大量數據傳輸、儲存、分析,如加以善用,可創造各種解決方案,帶來巨大商業價值。因此隨著城市智能化發展加快,香港可乘勢發展高端數據中心。「香港可成為全球的數據營運中心,如我們不爭取,自會有人取而代之。」
初創企業扮演重要角色
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中,初創企業扮演重要角色。Bull B Tech創辦人兼CEO陳易希指出,初創企業善於開拓,實踐新意念,如香港能營造空間讓新科技測試應用,將有利未來發展。
支援科技初創企業發展是另一值得關注的議題。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說,科技園致力培育初創生態,並設有「創業培育計劃」,目前支援逾250間初創企業,當中包括3個各具主題的培育計劃,向科技創業人士提供18個月、36個月或48個月的支援服務。如為期36個月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旨在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扶植企業深化與電子資訊及通訊科技、先進物料及精密工程、綠色科技及機械人技術等領域,並提供產業化的支援。
趙子翹則指出,在互聯網科技下,業界與初創企業可衍生新的合作模式。科技企業可專注發展本身技術強項,並與其他領域初創公司合作,聯手為各行業提供創新方案,利用科技為業務增值,創造三贏局面。
扭轉男多女少局面
IT人力結構另一隱憂是男多女少,比例失衡情況嚴重,惟這現象非香港獨有,環球皆然。楊偉雄指出,美國女性IT從業員比例為25%,英國則是16%,新加坡為30%,而香港則是17%。
業界正致力改變男多女少的傳統。微軟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門總經理鄒作基說,Microsoft香港近4成員工為女性,而吸引更多女性入行,重點在於向家長和學生加強推廣,增加行業透明度。該公司辦有GirlSpark計劃,為本地大學女學生提供訓練營和實習機會,讓她們接觸不同類型IT工作,了解行業實況,計劃逾一半參加者並非修讀工程或科技等學科,結果超過4成畢業後投身業界。此外,香港電腦學會亦成立FACE Club,匯聚女性科技專才,並辦有「資訊及通訊科技傑出女仕獎」,以表揚出色女從業員。
建立IT人才庫8個建議
1.擴大人才吸納面,鼓勵非IT學科人才入行擔任合適職位。
2.業界主動培訓新人,從實戰中磨練,尤其可加強實習計劃,激發年輕人入行興趣。
3.設立專業進修資助,助從業員提升技能,轉型進身高端工種。
4.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在香港成立地區中心,帶來技術、職位,以及培訓學習機會,吸納更多人才。
5.向學生及家長加強推廣,增加行業透明度,反映工作實況,以助吸納更多年輕人及女性入行。
6.發展高端數據服務,建立全球數據營運中心地位。
7.進一步支援初創企業,鼓勵初創企業和大企業間開拓不同形式的合作。
8.發展機械人技術、健康老齡化、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並利用固有優勢產業,配合科技轉型創新。
總結
圓桌會議主持李仕權博士指出,隨著近年科技大躍進,IT已進入創科時代,業界須聯手培育人才,而未來在發展高端技術方面,業界亦須共建合作平台。是次圓桌會議提供交流平台,冀業界保持合作,聯手推動本港創科,為經濟發展寫下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