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面對不少挑戰,像人口老化、都市壓力和情緒問題,皆要由專人協助應對。在職人士深造,不妨針對這些社會趨勢選擇進修方向,如老年學和輔導學,均屬社會急需認真應對的重要課題,進修不單為自我增值,更能用實學來助人。
老年學:應對人口老化挑戰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按統計處推算,未來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2018年的17.9%,急增至2036年的31.1%,屆時每3人之中,便有1人是65歲或以上長者。這不單令醫療和照顧服務需求大增,也意味相關行業從業員的工作將起明顯變化,因長者服務對象愈來愈多,無論前線人員或機構管理者,也需全面了解長者身心發展和需要,老年學因而成為進修增值新課題。
了解長者身心和社交需要
老年學是專門研究人類老化的學問,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生命科學及科技學院助理教授兼高級課程主任羅錦注博士指出,老年學不單研究長者生理層面的變化,也著重探討他們心理和社會層面的需要。「老年學在歐美發展多年,而香港早年亦進行了不少研究,其後政府自80年代陸續增加長者服務,成立長者日間照顧和服務中心。」
不過未來人口老化加劇,長者醫療和照顧服務將出現變化。政府正推動基層醫療發展,強調預防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在社區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同時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達至「居家安老」目標。由此可見,未來在社區層面,醫護、社工、院舍照顧等人手需求將會增加,他們將深入社區工作,發掘長者需要提供適切服務。
社區應用 適切支援
羅錦注認為,相關從業員在社區工作,角色將更為主動,在策劃服務時,先要掌握研究和調查方法,了解當區長者人口特徵和需要,繼而制訂服務計劃,應用上老年學知識作出周全考量。她舉例說:「籌劃長者社區健康檢查項目,由設定問卷調查至具體檢查細節,不單要顧及長者身體健康,還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以至社交和支援網絡,尤其是獨居長者,家人是每天致電問候,還是定期上門探望,這些都是重要資料,以便作出全面跟進。」
羅錦注說,長者精神健康是老年學重要課題,從業員如掌握相關知識,當在社區第一線接觸長者時,能察覺病患徵兆,便可及早提供支援和醫療轉介服務。「醫護人員或社工進行家訪時,若發覺長者常忘記吃飯,隔夜菜堆滿雪櫃,那便要小心留意,因這或許是認知障礙症癥狀。若然有這種認知,便可早一步為長者提供協助。」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辦的「老年學深造文憑」課程,以長者復康和社區照顧為重點,設有4個單元,分別探討老年學和老年醫學、老化和精神健康、老年學研究方法,以及基層醫療等課題。羅錦注說,課程設有社區實習環節,學員將到社區非牟利機構考察當區長者人口特徵,以及面對的問題和需要,然後提交分析報告和建議。
輔導學: 助受困者解心結
香港像個壓力煲,許多人面對生活種種壓力,沒好好照顧情緒和心理,任由壓力滾雪球,令負面情緒充斥。不理會不等於解決問題,只會令負面東西愈積愈多,終致爆煲。而輔導學正是針對性協助受困者解開心結,透過輔導關係了解自我,帶來積極正面轉變,有更大信心面對難題。
促進自我覺醒
香港人情緒問題普遍,且涉及不同方面,包括工作、家庭、感情、經濟、人際關係。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高級專任導師杜文龍博士說,輔導應用廣泛,一些行業的從業員如教師、社工、醫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者,日常工作或會遇上情緒受困的個案,因此學習輔導知識技巧,可應用於工作,幫助別人。
輔導個案成因往往複雜,需持續進行評估,針對問題原因而制訂輔導方案。杜文龍舉例說:「曾有受助人傾向壓抑情緒,只會迎合別人期望,但無論怎樣做,總覺自己不夠好,遇問題亦只會問:『你想我點做?』這種心理漸漸對工作和人際關係造成困擾。經接觸後來發覺這與成長環境有關,因他自小受父母嚴厲鞭策,只懂迎合別人期望。他接受輔導後慢慢提升自我覺醒,先接納自身感受,再逐步提升信心作出改變。」
杜文龍說,輔導不是指導受助人如何應對難題,而是透過促進自我覺醒和成長,讓他們自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輔導人員先要與受助人建立信任關係,再逐步拆解問題。
學理論練實戰
輔導理論學派眾多,包括人本主義學派、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分析、敘事治療、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等,因此學習輔導須打好理論基礎,明白當中原理和方法。
同樣重要的是懂得應用,從實習中掌握技巧。杜文龍說,不論個人或小組輔導,皆有一些基本技巧需掌握,積極聆聽、發問、同理心、與輔導對象建立信任,通通需經磨練。「積極聆聽不單從字裡行間了解對方感受,更要觀察對方的身體動作、語氣、表情、坐姿,從而掌握當中透露的信息。好像有些人明明說著不快經歷,但卻露出笑容,這或因他在逃避這些事情,又或未準備好在你面前透露深入情感。當輔導人員掌握這些信息,便可以一步步了解問題所在,建立信任。」
杜文龍說,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辦有「諮商與輔導文學碩士學位」課程,提供理論和實踐訓練,課程特點之一是設有實習環節,學員須參加為期共25周之實習課,面對真實個案應用所學。學系設有「輔導網絡」,從不同途徑轉介輔導對象,學生不用自行安排。此外課程資深導師會透過即場錄影,為學生進行督導和指導。該課程學歷和實習時數獲香港專業輔導協會(HKPCA)認可,畢業生可申請成為該會會員,若想成為該會之「Certified Counsellor」,則須進一步累積經督導之輔導時數,以符合相關要求。
Text: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