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流興瑜伽,我也有社創「儒家」。儒家思想在《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於自我修煉。回顧筆者的社創經歷,希望可套用這些理念,以數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心路歷程,與大家共勉。首先是有關「修身」的概念,在個人思維和修養上的碎碎念。
在一個場合分享近年「全城街馬」如何創立,及至現今仍然「健在」。開始時,我問參與者現在有甚麼事情「想做」?有人說希望創立社會企業,幫助年輕人。這想法很好,很有意義,亦配合我們這團熱愛為大眾創新和創造社會價值的氛圍。
第一步:付諸行動
我又問他們有甚麼確實的概念或可做甚麼項目。收窄範圍,第一步該做甚麼?是開始研究年輕人的社會問題,還是想出實際點子、開始實踐等,不論你現處於哪個位置,重點是「付諸行動」。「全城街馬」當年開始是因為我們3個創辦人希望以社創項目幫助年輕人,「勇字先行」便積極籌備,筆者亦辭去穩定的工作,務實地全情投入,「跑」出第一步。
亦有人說想環遊世界,這也是一項很吸引和「想做」的事情。與會中得到不少附和,因很多人從小就有環遊世界的夢想。接著我問環遊世界的難題—時間、金錢和一些放不下的東西,大家有否想過環遊世界需要多少時間?多少金錢?有甚麼不可以暫時放下?
重點是:敢想敢試
有朋友說:「6個月,要80萬元」;也有回答說:「絕對不夠,我想環遊世界可以住一些較好的酒店。」我說要視乎「環遊世界」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甚麼?如果是體驗、感受世界、了解各國風土人情,那住甚麼酒店仍重要嗎?如果為享受人生,酒店就可能比較重要,但整個過程又是否可以縮短呢?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享受、怎樣才算足夠。
筆者曾完成一個「BB版」環遊世界,在12個月中,每月參與一個海外馬拉松比賽,足跡遍及世界七大洲。我想說的是,夢想可能沒想像般遙不可及,夠膽想、找重點,方法就會出來,其他周邊的考慮,也可以一步一步解決。
下一步:堅持到底
有夢想,跑出第一步,然後會遇上不同的難關、挫敗,若是大難未來,只是時辰未到。能捱過這些年月挑戰的洗禮,個人的修煉是「堅持」。堅持的特質是不論外間情況,總是「打不死」,跌倒再起來,所以最無敵。
反之,即使你很聰明能幹,但每遇大難就放棄,那有如何過人之處也只能完結收場。100間初創小企,能夠維持1年的,少於10間;能夠維持3年的,少於5間;堅持就事成,不死便是贏。筆者公司有個「跑步去月球」的項目,目標是聯合所有參加者儲10星期的跑步里數、由香港跑到月球(384,400公里)!
說到堅持,如何恆常地跑步,重點不在於速度或一次性的盡力,而是根據自己能力及生活節奏,不論跑步或步行,10星期的堅持也是一種修煉。找到想做的事,在最艱難無助的時候,需要的或許不是甚麼複雜的思考,而是堅持跑下一步,不會停步、不會倒下。
我是個跑人,讓我以跑比喻:在跑步的世界裡,沒第一步、便沒有第二步,加上方向正確,如有找到想做的事,只要堅持不停步,不管快慢,總能將目標距離拉近,甚至達成目標。
文:梁百行
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社會企業「全城街馬」相信跑步不單為跑手帶來樂趣,更能為跑手自身、身邊人以至社區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