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很公平,每個人不論種族、不分國籍、膚色,也無分男女老幼,自出世開始,每天只擁有24小時。
雖然每天擁有的時間一樣,但如何運用則不同。有些人因善用時間,所以生活過得充實,不論上學、工作、與家人或親友相聚、參與不同活動等,都能樂在其中;卻有一些人不曉得怎樣使用時間,整天無所事事,於是生活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不知活在世上有甚麼意思。
如何使用時間因人而異,只要在擁有時好好地使用,不把它浪費掉就是。因為時間不等人,你用也好、不用也好,它都會自然溜走。
而有些零碎的時間經常遭人忽略,如果懂得捉緊它,每天好比「加時」。舉個例子,下課或下班後,等候車輛或乘搭交通工具回家時,如能好好運用那段時間,譬如想想回家後跟父母或子女訴說甚麼、默想回顧當天的工作可怎樣處理得更妥當等,便可把零碎的時間用掉。
筆者亦經常隨身攜帶雜誌或書籍,當乘車前往出席會議時,便可在車途中閱讀;如乘坐飛機往外地公幹,更會在機上撰寫一些計劃建議書或業務報告等,因為通常返回本地辦公室時,桌上已積滿不同文件待處理,還得聆聽或閱讀同工在筆者離港期間的工作報告,時間早已填滿。
近年筆者也會在前往一些社福機構或中學的董事會會議時,利用因交通暢順而早到的那段時間,查看隨身帶備的會議文件或雜誌,那總比坐著呆等好!
有人說,愈忙的人時間愈多,主要是因為他們懂得怎樣善用光陰。
文:林慧
資深社會服務工作者
hcnyau@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