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為各行業營運帶來重大轉變,物流業也正處於技術變革之中,尤其疫情更凸顯物流的重要角色,行業正積極引入先進系統提升效率,並把握新商機。
物流業是本港經濟重要支柱,據統計處數據顯示,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的增長持續,以行業增加價值計算,該等行業的生產淨值,在2019年達1,467億元,較2010年1,314億元增加11.7%,佔本地生產總值5.5%。即使疫情下,網購帶動貨運需求高速增長,尤其空運持續強勁,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於今年首9個月按年上升13.1%。
高增值物流大勢所趨
政府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指出,要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會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物流方面,要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並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此外,機管局將在機場貨運區興建一座高端物流中心,以推動高增值的第三方物流服務,預計在2023年投入運作。同時也準備重建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郵中心,引進先進設備,提升其效率及容量,並研究引入策略性合作夥伴,提升競爭力。
本港物流業加強應用科技、發展高增值業務,為大勢所趨,當中有兩個方向值得注意:首先,不少大型速遞公司、第三方物流商,正大力發展「B to B for C」業務,與網購公司合作發展電商物流商機,把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此外,本地智能倉庫(smart warehousing)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部分物流大企業、空運站,以至網購企業等,設有智能倉庫,應用不同的科技,例如機械人技術,透過精密計算和程式設計,機械人可從存貨架提取及遞送貨品,並幫忙補貨,亦能互相合作、完成連串工作。
業界引入禦寒機械臂
近年物流業界正積極推動科技發展,以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下稱嘉里物流聯網)為例,便於旗下食品及飲料業務引入機械臂技術,以提升分貨效率及準繩度,並將其命名為「KOOLBotic」,目前安裝在區域配送中心內。該中心自2011年起,便一直為一間英國零售商在香港進行配送,而引入機械臂為公司在持續營運中增加應用自動化科技從而提升生產力的措施。

KOOLBotic具備禦寒能力,並可持續運作20小時。
KOOLBotic的特點是可在低溫環境下,處理大量需在較短時間內出貨的冷凍食品,更可持續運作20小時,並提升達20%的分貨效率。KOOLBotic結合人類與機械的合作,透過其「禦寒」能力支援冷凍倉庫員工,避免他們於寒冷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從而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該公司指出,自動化已逐漸成為營運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疫情大流行時,自動化分貨過程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鑑於電子商貿近年迅速增長,嘉里物流聯網將繼續探索為其他行業客戶拓展機械人應用的可能性。
嘉里物流聯網綜合物流副總裁劉健培表示:「在嘉里物流聯網,我們堅信透過運用先進科技的優勢,可提升生產力及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我們在冷凍食品分貨過程中加入KOOLBotic,是為了支援員工及提升營運便利。憑藉其結合人類靈活和機器耐久力這兩項優點,我們預計這類選擇性自動化和協作機械人為業界的未來趨勢。我們期待在配送中心採用更多協作機械人,讓我們的營運更上一層樓。」
隨著本港物流業加強應用科技,料行業人才吸納層面也更廣,除了速遞員、司機、客戶服務、物流方案人員外,也需要更多IT人員加盟,如程式員、系統工程師,甚至UI/UX Designer等。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