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我們亦正與這些強大的工具合作,共同發現、設計及創造新的可能性;而全球各地的高等教育亦需迅速適應此一新技術,如從根本去重新設計課程、教學法和評估方式,以助學生更妥善準備、滿足並邁向未來的新需要。
高等教育課程正面臨由生成式AI產生、有史以來最大的技術性顛覆。與以往技術進步如因疫情而轉向虛擬學習不同,生成式AI所帶來的轉型不僅是功能,還包括內容和教學法,例如要求我們重新思考在人類與AI合作共同創造的新世界中,該教授甚麼及如何教授。
AI會否替代人類工作的爭論已持續好一段時間,因AI與人類的棋藝比賽屢佔上風,而隨著2022年11月ChatGPT的出現,更令這個可能性突然變得非常真實。高盛最近發表的報告更估計,生成式AI可能會消滅全球18%、即約3億個工作崗位,尤以飽受教育的專業人士最受影響。
生成式AI正在改變世界各地高等教育學生的未來,人類現時需與AI一同工作,否則有被取代的風險。而2023年2月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近半企業已在使用ChatGPT,大學或需重新考慮自己的角色,並重新設計課程和教學法。
筆者亦認為,高等教育不應迴避或禁止生成式AI,假如學生未來前景是取決於他們與生成式AI合作的能力,那便更需要教育他們了解這些新工具,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2023年4月亦有一項調查訪問逾千名美國商界領袖,結果有91%公司正尋找具備ChatGPT技能的員工。
有說:「AI不會搶走你飯碗,而是懂得用AI的人可能搶走你飯碗。」相信不久將來,大部分人都將在工作場所使用AI,因此學生不僅要知道如何應用,還要擅於用AI與他人競爭。
而高等教育亦不應專注於教授AI已有明顯優勢的技能,因學生永遠無法在這些領域上勝過AI,反而應學習AI無法輕易複製的技能,如創意思維、批判思維、分析思維、判斷力、排列優先次序、人際溝通、同理心、好奇心、合成意見、終身學習等,這些技能將有助學生在無處不在且功能強大的AI世界中茁壯成長。
我們亦需培養學生「見樹亦見林」的技能,並為工作賦予創造力和意義。生成式AI可補足學生的能力,並提升到更高水平,而高等教育需教育學生用最佳方式為AI提供輸入、指導、反饋和評估,以產生有意義和有用的作品。
此外,學生也要了解生成式AI的局限性,如數據隱私、偏見、道德和安全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明白靠生成式AI完成的作品並不一定是準確的,它甚或會杜撰出似是而非的答案。因此,學生要學習如何審核AI輸出的內容是否準確,還需學習如何以合乎道德和負責任的方式使用AI,以避免剽竊(Plagiarism)。
最後,我問ChatGPT:「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他會對高等教育中的生成式AI說些甚麼?」其回答是:「生成式AI是人類創造力和發現的強大工具,但它不能替代人類的智慧。它是夥伴,而不是主人。高等教育必須教會學生,如何明智和負責任地使用它,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思想開放和好奇。」
我想愛因斯坦也會認同這個答案;我也希望高等教育亦能實現如此。
文:陳漢偉教授
香港電腦學會人工智能專家小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