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種東西無論你如何左閃右避,始終都躲不開避不過,有時或比冤鬼纏身更可怕,知道是甚麼嗎?答案就是「心態」!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各有不同心態,但卻很少人知道心態是怎樣形成、可如何改變。許多人說:「心態決定一切!」無論你是企業家、政治家、專業人士、就業者、退休人士、主婦、年輕人、學生,你的一切都是心態的「產品」!既然心態如此重要,今次筆者以鑽研分析心態多年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些觀點。
心態可以相互影響
在職場上或組織內,總有一種無形力量,讓人對事情帶有主觀態度,例如某餐廳的服務態度、某家庭的待人接物方法、某學校對學生的教學方式等,全都是一個影響另一個心態的結果。
還記得曾有一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學員分享過,其部門內所有人抱著「唔做唔錯、多做多錯」的心態來辦事,所以大家只會「按本子辦事」,絕不會帶出一些新穎且有效的新方法,就算有任何人提出新方案,也很快會被所有習慣不變的同事否定,最終導致無疾而終。最後,連原本提出新方案的新人,亦因心灰意冷而成為墨守成規那群人的一分子。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這種無形枷鎖,其實總有一個發源之地,甚至可以好肯定地說,是因為某個領導者的心態影響下所種成的果實。舉一個貼地例子:某餐廳除了食品質素出名之外,卻又以差劣的服務態度聞名,到底是誰的心態導致這樣的服務態度呢?作為一個組織、公司或家庭的領導者,你又有否察覺到自身心態是如何影響身邊人的心態和行為表現呢?還是每天受別人影響下改變了自己心態?
心態可以被轉變
最自主和不自主的都是心態——社會、組織環境、他人分享,都讓一個人在不知不覺間轉變心態,所以心態絕對是可調整、可改變的!到底是被調整,還是被改變?那就牽涉到一個人對自己心態的警覺能力。
筆者再舉一個例子: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哪個更值得同情呢?無論你的答案是甚麼,都肯定會依據自己所理解的來評價,從而便有個人的主張,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心態可不斷隨著時代改變!
有時,我們甚至慢慢在別人的薰陶下,不知不覺地發現自己心態也已被改變,例如你的現職工作,當初是基於甚麼因素讓你決定加入這間公司呢?純粹因報酬,或是因前景,還是由於有學習與晉升機會?是為了安穩或是為了挑戰?這樣一問,你總會有自己的答案;而這些答案,正正會反映你的想法和價值觀。
總而言之,心態就是一個人的靈魂!正面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排除萬難,引領自己前進,因此要對自己的心態變化保持知覺,更要明白自己的價值觀,從而主導自己的心態變化,才不致落入「人云亦云」的失魂狀況。
文:劉丹心
國際身心語言專業進修學院創辦人,啟導教練,前雷霆881心靈料理節目主持人。本欄針對強化工作心態為主(以「職場軟實力」探討不同個案),為打工仔及企業打氣。